中新健康丨中国疾控中心:进入夏季需关注手足口病、百日咳等疾病
中新健康丨中国疾控中心:进入夏季需关注手足口病、中新百日咳等疾病
2024-07-02 10:3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田博群 责任编辑:田博群 2024年07月02日 1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中新网7月2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1日发布温馨提示:进入夏季需关注手足口病、健康季需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丨中国疾关注济南市某某餐具培训学校百日咳等疾病,控中口病咳以及谨防食物中毒。心进此外,入夏赴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手足还应特别关注登革热。百日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中新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健康季需疾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丨中国疾关注9-11月为秋季高峰。控中口病咳
(1)避免接触患者。心进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入夏不要与患儿拥抱、手足分享玩具、共用餐具和洗浴用品等,从而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济南市某某餐具培训学校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法正确洗手,可用清水、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至少洗20秒。
(3)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清洁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接触频繁的场所及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奶具、餐具等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使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使用时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6)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1)减少暴露。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值得注意的是常温水清洗衣物并不能杀死蜱,可通过烘干或高温水清洗去除附着的蜱。
(2)加强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性,或可使用氯菊酯已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异丙啶、柠檬桉树油(OLE)、对薄荷二醇(PMD)或2-十一烷酮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一般不推荐在3岁以下婴幼儿身上使用含有OLE或PMD的产品。
(3)及时检查。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上进入室内,进入室内前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进入室内前后应对体表蜱常附着的部位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4)科学处理。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或拽伤皮肤,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5)尽早就医。有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临床诊断,确诊病例应住院治疗。具有咯血、呕血等出血表现者应隔离治疗。
(6)预防传染。医务及陪护人员在接触急性期的患者、重症患者及病死患者的血液、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应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帽、一次性医用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及鞋套,必要时加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7)整治环境。做好环境整治和家养动物管理,防止人群密集区及生活居住区环境中蜱虫孳生,降低蜱虫密度。
3.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更加易感。
(1)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要求,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
(2)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是预防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特别是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或纸巾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衣被勤洗晒;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4)及时就诊。公众特别是婴幼儿出现持续性咳嗽等疑似症状后应及时就诊,通过及时规范治疗,降低疫情传播及重症的风险。
4.食物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我国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为多见,野生蘑菇、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3)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
(4)做到“六不”: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
(5)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
5.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我国登革热疫情以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为主,有伊蚊分布地区(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城市、半城市地区)广泛流行。在夏季有可能续发本地传播。潜伏期为3-15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
(1)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
(2)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喷洒有效的驱蚊剂。
(3)安装纱门、纱窗。旅游时尽量住宿于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如果住宿的地方没有空调或纱窗,最好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并使用蚊帐。
(4)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地区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患登革热可能;有旅居史返回本地的,2周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诊并说明情况,积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责任编辑:焦点)
-
C919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极大地展现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持续进步。其在生产及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先进的复合材料,降低了飞机自重,提高了燃油效率,还在 ...[详细]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10月5日报道 近日,蒙迪欧参数丨图片)家族再添新成员,1.5T EcoBoost®E混动版舒雅型正式上市,厂商指导价17.78万元。新车在延 ...[详细]
-
四川首届新高考川大会涨吗?核心看如何拆分专业组,附2024专业分
2025四川首届新高考,合并一本二本,没有文理,只有物理历史选科组合,志愿模式从院校模式变成院校专业组,数量也从9个志愿变成45个(猜测,以考试院公布为准)。其实很好理解,把原来招生的专业进行拆分,变 ...[详细]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庆假期来了! 近日,机票、酒店价格波动明显,整体呈下降趋势。相关话题“国庆机票价格再现跳水”“买完十一的机票不敢再看价格了”等冲上微博热搜。 今年国庆部分机票价格大跳水 ...[详细]
-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0月4日获悉,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名农场工人的H5型禽流感检测呈阳性后,加州卫生官员正在监测这两家奶牛场其他接触工人的症状。 据悉,美国今年已累计报告 ...[详细]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这个国庆假期以神秘莫测、地势凶险著称的哀牢山走红一天之内占据了多个微博热搜也成为了热门旅游景点网友调侃“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哀牢山”哀牢山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山中雾气弥漫尤其 ...[详细]
-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美国因飓风“海伦妮”影响导致死亡的人数已经升至189人。 此外,根据美国电力跟踪网站PowerOutage.us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日14时49分, ...[详细]
-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上海家庭经历了孩子小升初的故事。当每个普通家庭面临小升初,没有人脉和关系,想让孩子去好学校,各种升学群的流言让他们认为:只要冲一下奥数,还是有希望的。如果不冲,上好学校彻底没戏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10月3日,国庆假期第三天,往年节中的出游低谷今年却不“低”:第一批出去玩的人已经回来了,错峰出游的人刚买了便宜票出发。 10月3日,澎湃新闻从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了解到, ...[详细]
-
来源:环球人物 “嘿!真飒!” 你在视频平台刷到过女铁骑吗? 近日,一个“南有兔子警官,北有女子铁骑队”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火了,不少网友表示,被视频中的北京女铁骑陈颖圈了粉,“还得是北京大蜜 ...[详细]